本文将对我国全固态电池主要类别、典型全固态电池电池性能和成本、有关政策、投融资、产业规模、产业图谱、落地场景分类、发展的新趋势等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从固态电解质的化学体系角度看,全固态电池最重要的包含聚合物、氧化物和化物三种类型。聚合物电解质对负极界面相容性好,剪切模量低,但是离子电导率较低、循环寿命较短,目前更多是与其他材料复合提升导电率和循环寿命;氧化物电解质电化学窗口宽,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空气稳定性,但是柔韧性差;硫化物电解质具有高导电率,高热稳定性,但对水分敏感。
从成本角度看,硫化物路线由于采用了价格较高的原材料,材料成本相对其他路线更高,其导电率和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也相比来说较高;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路线的制备过程涉及复杂的合成步骤和精细的加工技术,其制造成本相比其他路线更高;氧化物路线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居中,整体平衡性较好。随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全固态电池的整体成本将逐步降低。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政策支持尤为显著,不仅发布时间较早,而且在推动固态电池等先进的技术发展方面态度明确,为未来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
我国全固态电池领域与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融资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融资事件聚焦具有全固态电池研发实力的动力电池厂商。近年来氧化物、硫化物技术路线的融资案例增长突出,预计这种趋势将保持并可能逐渐增强。从单笔融资金额上看,全固态电池融资量级一直上升,2020年后单笔融资量级达到十亿元级别,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在融资能力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从融资事件数量方面看,2022年达到高峰,之后相关融资事件数量逐渐下降,融资事件聚焦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头部企业。
2026-2028年是不同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的关键阶段,其中硫化物路线年之后,随着全固态电池价格下隆,固态电池产业将进入成熟期的结构调阶段。亿欧智库认为全固态电池替代半固态电池,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全固态电池替代成本更高的硫化物路线全固态电池或是成熟期的调整方向。预期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800亿元。
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的开采到最终应用的所有的环节。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产业化的加速推进,预示着全固态电池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电池制造商是主导研发、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力量,锂电池巨头重点把控电池设计、组装和测试等关键环节。全固态电池未来应用领域广泛,有望在消费领域率先落地。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部分厂商已实现全固态电池A样的生产与测试,并聚焦生产的基本工艺和电池材料的进一步探索。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全固态电池厂商取得技术进展,亿欧智库认为全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重要突破。
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技术萌芽期,材料和工艺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距离规模化量产还有一定的距离。全固态电池在技术方面主要要解决材料和界面接触问题,在生产制造方面主要要解决工艺不成熟、制造设备不完善的问题。
根据专家访谈结果,总结了12种全固态电池可能落地应用的场景,并从“对成本的敏感性”和“对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要求”维度进行专家打分,在此基础上建立坐标系,标定不同场景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其中,成本敏感性越高意味着越注重电池的性价比,而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要求越高则表示越重视电池的性能和续航能力。
通过构建一个以“成本敏感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需求”为轴的坐标系,我们大家可以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这一些场景的特点、柱了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我们大家可以将它们聚类为六个主要的应用领域:新兴科技、科研、载人飞行器、电动汽车、传统消费电子、业以及储能领域。这种聚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所有的领域的特点。
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将与以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紧密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材料探索、电池设计、制作的完整过程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多个关键环节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电池设计和制造的效率,还明显地增强了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亿欧智库认为,以AI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与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紧密结合,全方面提升该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
全固态电池将从单一场景向多场景拓展,并推动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洗牌。全固态电池的发展离不开与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合作,预期未来全固态电池的使用场景将从单一场景向多场景拓展,并围绕全固态电池形成互惠共赢的新合作机制,拓展典型场景价值度的同时,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的良性发展。全固态电池应用场景范围的拓展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亿欧智库认为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典型企业的价值度将上升,推动电池产业上下游洗牌。
全固态电池将拓展电池的应用场景范围,加速能源产业重构。全固态电池技术将拓展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工作范围,这预示着电池能够很好的满足更多使用场景的能源供给需求,电池的应用场景范围有望拓展。亿欧智库认为电池将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拓展,逐渐蚕食传统能源的应用场景,加速能源产业重构。
预期全固态电池的竞争将聚焦中日韩等国的话语权争夺。亿欧智库认为全固态电池的竞争将围绕中日韩等技术领先国家展开,各国先进的技术企业是关注焦点。2025年及之前竞争更多聚焦工艺创新和新材料开发;随着2026至2028年间量产的实现,中日韩等技术领先国家的竞争焦点将转移到市场培育和电池应用场景拓展;展望2029年及以后,全固态电池将在全球迅速普及,中日韩等技术领先国家的竞争焦点将是降本增效,先进企业或将开始探索新技术和新赛道,引领电池技术的下一轮革新。
【2025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开年首展】 2025第20届中国南京国际电池及储能技术博览会再相会南京,中国电池展作为2025年新能源电池行业开年首展,同时在黄金采购4月旺季,将会聚集多方资源为大家带来一场颠覆式的行业盛会。2025中国电池展,展会在原有的锂电池、新能源、储能、电池设备、新能源装备、正负极材料等基础上,2025年围绕新型固态电池、液流电池、长时储能、钠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等多领域拓展延伸,打造一场覆盖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的行业顶级盛会。